5G普及还需要多久和工信部再次现身说法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4-12-10分类:接码资讯浏览:137
在5G手机市场争夺中,苹果12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机型,但华为依靠Mate,P和Nova等多系列并进,依然占据总体优势,小米,OPPO,vivo等品牌也不甘示弱,不断推出5G新品争夺市场,5G手机价位,也从刚刚商用时的四五千元,向两三千元价位下探,朵唯,Realme等品牌推出的5G手机,甚至将价位击穿千元大关,众多厂商的努力,让5G不再是个高不可攀的概念,而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消费得起的日常用品。
随着5G战略的进一步推进,5G手机将从高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迅速下沉,阿里平台活跃用户数超9亿,广泛覆盖城乡,可以帮助品牌快速匹配消费者,去年,天猫首次开启了5G手机品类日,助力行业向终端消费者渗透。
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,网络化,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,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5G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,大力推动5G全面协同发展,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,促进形成“需求牵引供给,供给创造需求”的高水平发展模式,驱动生产方式,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升级,培育壮大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,特制订本行动计划。
在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方面,要发展5G+工业互联网,5G+车联网,5G+智慧物流,5G+智慧港口,5G+智能采矿等9个领域的应用。
近期市场上出现“5G技术很不成熟,运营成本极高,不易消化成本”等争议。
对此,工信部新闻发言人,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,适度超前建设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普遍特点,随着规模化的部署,网络成本会越来越低,广阔的5G应用前景将保障投资建设的可持续性,在疫情的影响之下,依然可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,这归功于哪些因素,明年的建设目标将怎样设定,另外,5G的建设成本问题一直存在一些争议,近来有学者指出,5G投资的过度超前,抬高了用户成本和不可持续的公共部门债务,消化成本是难题,对此,工信部如何回应。
适度超前建设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普遍特点,因为不管建任何的网络,从当时做4G,甚至做3G的时候开始,都是这个特点,保持适度超前建设,符合这个行业发展的特点。